首屆中德高級別財金對話于北京時間3月18日在柏林閉幕,中德雙方均收獲頗豐:德方宣布將申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chuàng)始國,而中方也在加強金融合作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中德高級別財金對話機制,是習近平主席去年訪德期間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做出的決定,而剛剛結束的首屆對話達成21項共贏成果。
一位德國官方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中德在對話中進行了有效的政策溝通,德國支持中國主辦G20峰會、推動IMF[微博]份額改革,而中國也對包括推進德意志交易所合作、簡化RQFII使用規(guī)則等方面取得了積極的進展。“我相信近期可以看到德國證券交易所與中國包括上海證交所在內的更多中國交易所的合作!
根據(jù)本報獲得的對話公報,21項成果中覆蓋了中德在宏觀和微觀兩方面的經濟合作。
宏觀方面包括就中德共同參與歐盟擴大投資計劃、促進中德相互投資并共同拓展對中東歐投資、開展公私協(xié)作基礎設施投資合作、中高端制造業(yè)合作等達成原則性共識。
在宏觀經濟領域,加強中德在全球、區(qū)域和兩國經濟金融領域重大問題的政策溝通與協(xié)調,就中德經濟改革和發(fā)展理念開展交流互鑒,深化財政與金融監(jiān)管政策交流等。在國際經濟治理領域,雙方進一步加強在2016年G20峰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份額改革、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等問題上的協(xié)調和合作。
在微觀方向,雙方再次確定推動建立促進中德相互投資基金、推動就中資銀行在德分行子行化管理問題建立工作組尋求解決辦法、推動中德公私協(xié)作基礎設施融資合作、推動法蘭克福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推動“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yè)4.0”以及應急產業(yè)合作等。同時,依托對話機制搭建兩國企業(yè)和金融機構對話平臺,充分聽取和解決企業(yè)和金融機構在對方國家經營投資面臨的問題和障礙。
對中方來說,除亞投行外,此次對話核心收獲在于兩項外交策略得到了德國的支持: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在對話結束后表示,德方表示將積極支持中方主辦2016年G20峰會,支持中方關于人民幣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現(xiàn)行標準加入特別提款權籃子的目標。
其次,中方愿參與“歐洲投資計劃”和“地平線2020計劃”。德方歡迎中方有興趣與歐洲投資銀行(EIB)和歐洲戰(zhàn)略投資基金(EFSI)合作開展聯(lián)合項目融資或支持建立投資平臺。中德雙方愿在符合兩國企業(yè)利益的基礎上探討在第三國開展投資合作的可能性。
而對于德方來說,進一步增加金融領域的開放與合作獲得了進一步的進展。
雙方表示,支持上海證券交易所[微博]、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微博]與德意志交易所集團合作,計劃在法蘭克福建立離岸人民幣金融工具交易平臺;雙方歡迎對方銀行機構互設分支機構,并成立跨部門工作組,就中資銀行在德分行監(jiān)管待遇問題開展對話和磋商,簽署相關協(xié)議;歡迎更多的德國機構使用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進入中國市場投資;雙方鼓勵兩國金融機構探索創(chuàng)新中小企業(yè)融資模式,共同拓展新的合作領域。